职场社交平台脉脉的认证员工爆料
ofo似乎从来不缺乏关注,这也不是ofo第一次收到舆论轮番质疑,别家是用不停亮点为品牌加分,ofo就像是一个常年陷绯闻的明星,八卦爆料不停。此前,ofo因机械锁漏洞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频发备受公众、媒体、行业协会质疑,自行车行业协会出台规范指导意见强烈要求其回收不具备GPS和智能锁的单车。
与机械锁漏洞和无智能锁高度相关的则是,ofo单车的损毁率高的惊人,据腾讯智酷的共享单车调查报告显示,ofo的损毁率高达39%以上;而ofo主要的投资机构金沙江创投朱啸虎则透露,ofo共享单车有至少三分之二不在官方掌控之中,三分之一被私有化、三分之一被损毁,与腾讯智酷的调查统计口径接近。
彼时,公众和舆论一致认为这是公民素质的问题,还对此表现出痛心疾首、世风日下的感叹。但此次爆料显然为我们揭露了ofo单车高损毁率背后的新秘密!
据身份显示为ofo相关从业人员的网民爆料,ofo一线的区域运营经理具有极大的权利,从招聘修车师傅到临时工、从仓储管理到维修管理都存在着极大的贪腐空间,少则一个月几万多则十几万,原本以为是清水衙门的高校更是离谱。
作为一线的ofo员工,对ofo的高损坏率感同身受,机械锁漏洞导致用户即使是扫描开锁也能免费骑行,秘密就在APP结算和车锁分离之间。
更离谱的贪腐行为还来自于维修环节,由于对车辆的损坏没有统一的标准,车库组长具有绝对的裁决权,可以自由决定一辆车是可维修还是直接报废,把简单可维修的ofo单车进行报废处理,就能对报废单车进行低价处理,通过进行单车零部件的拆卸进行售卖;
同时向ofo总部申请更多的新车采购预算,这部分预算既可以完全采购新车,也可以采购虚报损毁但实际可维修的单车。如此,一辆ofo小黄车可进行多次采购,虚构资产和虚增成本预算。
为什么ofo公司总部无法发现腐败行为?
一来是小黄车本身没有GPS和智能锁,ofo公司总部无法对车辆进行在线联网管理,投放的小黄车有多少是坏的、需报修的全凭一线运营经理决定,这也给基层员工贪腐创造了机会;
二来则是ofo单车的管理团队本身缺乏管理经验,以戴威为核心的创始团队都是90后,管理经验不足,创立以来采取的都是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方式,导致ofo规模越大越失控。
这或许也是滴滴系急于架空创始团队摘未成熟创业果实的原因,因为再不摘可能连皮都不剩了,也是维护滴滴战略利益不得不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