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三板科技网要闻正文

今天你被骚扰了吗起底电话营销行业乱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9-08-27 21:27:53  阅读:5063+ 作者:责任编辑NO。许安怡0216

  远离消费圈套,提高消费体会,黑猫投诉渠道全天候服务,您的每一条投诉,都在改动这个国际。【投诉,就上黑猫】

  新浪科技 樊夏奎

  “在二手车App上阅读了一下,马上就接到了打扰电话。”

  网友@a桂东 在微博吐槽称,自己分明没有在该二手车渠道注册过,更没有留下手机号,但是却多次三番被工作人员电话打扰。“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给我打一次,今后谁还敢看他们的App?”

  像桂东这样深受打扰电话困扰的网友不在少数,在微博上,每天有上百位用户诉苦自己遭到了电话打扰,在黑猫投诉上,关于打扰电话的投诉信息高达3300多条。

  “去了一趟医院,然后就收到了各种打扰电话,指名道姓地说我医保卡要被冻住。”

  “自从买了房后,装饰公司、信贷公司、家具公司的打扰电话就没停过。”

  “只是想安静的睡个午觉,成果三四个打扰电话打进来,感觉脑袋要炸掉了!”

  ……

  在信息年代,废物短信、网络欺诈和打扰电话现已成为社会“恶疾”,久治不愈。

  本年 315晚会上,央视曝光了AI打扰电话黑色产业链,随后,工信部对相关企业进行了严峻处分并标明会加强打扰电话办理;8月,新华社记者 “卧底”打扰电话源头企业,再次曝光了个人信息走漏的地下黑产,两天后,工信部约谈中国移动并安排举行整治打扰电话专项举动工作会,重拳冲击个人信息贩卖现象。

  不过,尽管监管部分多次“亮剑”,相关企业、运营商也表态会大力整改,可现实标明,电话打扰仍然困扰着用户,部分企业仍旧在毫不隐讳地张狂扰民。

  人们不由要问:莫非这种现象就没有办法彻底治愈了吗?

  谁在走漏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走漏是打扰电话众多的最根本原因。

  现在在大数据年代,咱们在网站或App留下的蛛丝马迹,都有或许被“有心人”容易捕捉到,比方“只阅读一下网站,手机号就走漏了”。

  这种“高科技”在2017年曾被媒体曝光过,其背面是一条叫做“手机访客营销”的黑色产业链,简略来讲,便是不法份子使用运营商体系漏洞,盗取访客手机号回来接口,依据接口开宣布所谓的“手机访客营销”渠道,这种渠道其实便是一款内嵌了歹意代码的“黑客爬虫”。

  而有“营销需求”的网站运营方则会从署理商手中购买该项服务,将歹意代码嵌入到自家网页中,之后,当用户拜访网页或App时,运营方就能够在后台看到用户的手机号、查找要害词等详细信息。

图片来历:江西卫视

  早在三年前,这种手机访客营销“服务”就现已构成了老练的产业链,从东西开发、出售署理再到购买者,整个利益链条分工清晰,规划掩盖全国数十个省份,据悉,其时有大约4万个站点都内置了这种“服务”,每天稀有百万网民的个人隐私被走漏。

  2017年末,公安部分联合互联网公司打开“滤网举动”,破获国内首例“手机访客营销”黑产团伙,拘捕了26家涉案网站负责人及多名违法犯罪嫌疑人。一起,公安机关还联合百度打开专项冲击,使用AI技能围歼黑产,先后展开了5次针对性黑产对立。

  不过,即便“手机访客营销”渠道一向被要点冲击,一些商家仍然在以身试法。新浪科技在微博上查找要害词“阅读,信息走漏”发现,近期有多名网友反映自己在阅读某网页后接到了打扰电话,这种现象首要会集在房地产、二手车、现金贷等范畴。

  除了歹意扒取用户数据之外,个人信息的倒卖也是互联网信息产业的一大“毒瘤”。

  近来,据新华社报导,记者“卧底”打扰电话源头企业发现,一些互联网巨子、银行和房产中介是信息走漏背面的始作俑者,公民信息成了许多“业内人士”投机的手法,有些人乃至会将用户信息作为换岗的“筹码”。

  《财经》曾报导称,80%的数据走漏是企业内鬼所为。经这些“内鬼”之手,很多含有用户信息的“文件”连绵不断流出,并在各个微信群内“裸晒”,这些文件信息详实,包含了公民的名字、电话、工作单位、房本信息等具体内容。

  一起,据法制日报报导,在QQ等交际渠道上,隐藏着一条“信息倒卖”黑色产业链。不计其数条用户信息被摆上“货架”售卖,明码标价“一万条信息800元”,并且这些信息会“每周更新,确保精准”。

  针对如此张狂的个人信息倒卖现象,国家早已出台过相关法令,依据刑法:“违背国家有关规定,向别人出售或许供给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许拘役,并处或许单处分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分金。”

  尽管在法令条款上有了清晰规范,但能不能起到震慑作用,要害仍是要看法律部分的惩戒力度。

  “我国现在对倒卖信息的处分力度远远不行,因为法律部分无法管也不好管”,运营商范畴研讨专家向新浪科技剖析称,难点在于用户举证环节。“用户假如要告发,必须先要有足够的依据,不只要证明自己的信息的确被走漏了,还要找到是谁走漏的。”并且,即便告发成功也纷歧定能被受理,“因为受害金额需求到达一个规范才有人管。”

  现在,官方的情绪是“民不举官不究,不出重大事故就没人管,真的就这么一个状况。 ”上述运营专家称。

  谁在被打打扰电话?

  依据12321告发中心发布的最近一次月报显现,2019年2月,共收到打扰电话告发3.7万次,其间内容为借款理财类、违规催收类和电话轰炸类的告发信息居前三位,占比分别为 24.2%、15.7%和 9.3%。

  跟着现金贷的鼓起,借款、理财、催收之类的打扰电话暴增,在黑猫投诉渠道上,用户对打扰电话的投诉,也首要会集在金融理财、暴力催收方面。

  新华社曾报导这样一个场景:在一家名为“中邦金融”的公司,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职工均匀每40分钟能拨出250个号码,一天能够拨打2000个电话,即便是刚入职的新人,每天至少要打出600个才算合格。

  金融机构这种漫天撒网打电话拉客的方法,给用户的日子带来严重影响。家住北京的杨先生向新浪科技泄漏,“自从他买了房之后,每天都能接到四五通打扰电话,类型包括稳妥理财、借款等。”杨先生还说到,“这些电话首要会集在95、17最初的号段。”

  据了解,杨先生所接到的打扰电话,其实是经过呼叫中心和虚拟运营商号码打来的。“95”最初的8位数号码归于呼叫中心号段,“17”最初的号码归于虚拟运营商号段。

  呼叫中心原本便是用来做客户营销的,也便是所谓的“电销中心”,而虚拟运营商则相当于三大运营商的署理商,经过从三大运营商处购买通讯服务,从头包装构成自有品牌。

  为什么这两个号段会成为打扰电话的“重灾区”?一方面是因为资费廉价,一名业内人士称,“虚拟卡(170、171号段)的资费,能够比三大运营商廉价一半以上,买得多价格也会更优惠。”另一方面,虚拟运营商的事务办理比较懈怠,实名制遵循不力,导致该号段的手机号能够被批量购买,这也为不法分子供给了便当。

  依据12321告发中心数据显现,2019年3月,接到针对虚拟运营商号码的告发到达194件次,环比上升了165.75%。

  “不过一个为难的现实是,虚拟运营商犯错后,终究被处分的往往是三大运营商。” 电信职业剖析师付亮指出,因为虚拟运营商是跟三大运营商签约,所以工信部的监管会直接找到后者,“三大运营商有权力、也有职责对虚拟运营商提出一些束缚。”

  “但是三大运营商想管好又很难。” 付亮称,虚拟运营商的规划都比较小、投入也有限,“假如你管得严了,他或许就没了。”所以,碍于合约联系,三大运营商对虚拟运营商的运营一向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专家:运营商应承担起相应职责

  在打扰电话链条中,有四个人物:倒卖信息的公司或个人、施行电话打扰的企业、供给呼叫服务的体系和供货商,以及传统的三大运营商。

  业内人士以为,办理打扰电话的难点在于其现已构成了一个完好的“黑色产业链”,在这个链条中,各利益方相互庇护怂恿,消沉听任,导致监管紊乱,问责机制缺失,所以,在办理打扰电话上,只是依托一个政府部分是不行的,需求多个监管部分相互配合、一起协作,进行联合整治。

  在法律方面,人民日报近来建议,各法律部分应该安排力气,依据媒体报导供给的头绪,第一时间跟进查验,在挖出元凶巨恶的一起,摸清整个黑产业链的运作形式,查清每个环节上相关主体的性质和职责,切断信息走漏的产业链,严厉依法让它们遭到应有的赏罚。

  一起,付亮指出,运营商是衔接电话打扰行为的企业和被打扰用户之间的要害一环。他在承受新华社采访时曾说到,对打扰电话进行防备和办理,是运营商义无反顾的职责,他们应该使用云核算、大数据等技能手法,加强数据同享才干建造,提高打扰电话辨认和阻拦才干。

  进入2019年以来,三大运营商多次被工信部约谈,但是仍旧收效甚微。8月9日,工信部再次就打扰电话问题约谈中国移动通讯集团和北京、河北两省市分公司公司,要求其要点加强语音专线和码号等通讯资源管控。

  关于运营商的监管问题,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权以为,应当将相应的惩戒与约谈结合起来,使得整治打扰电话不力的运营商遭到赏罚,这样才干保证办理作用。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