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三板科技网要闻正文

2019.12.27「氪星学院Newsletter」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9-12-28 08:41:06  阅读:3260+ 作者:责任编辑NO。魏云龙0298

Hi,你好。

这是为你准备的2019.12.20期「氪星学院Newsletter」

本周值得你看的内容包括以下5个方面:

行业趋势:三新兴产业,造富潜能120万亿巨头逻辑:字节跳动,到底像谁?●创投思维:企业风投,大型企业抵御经济周期的战略“武器”●数据报告:《会员经济有未来吗》● 好书推荐:《智能城市》作者: [美] 卡洛·拉蒂 / [美] 马修·克劳德尔

内容不少,祝你阅读愉快。

重要通知:

(1)为保证大家不错过重要消息,尽快添加七七微信:qiqi36kr ,入群。

(2)为了邮件每期及时送达,建议你用1分钟,把联系人kxxy@newsletter.36kr.com添加为联系人/白名单。(具体操作点击这里>>)

(3)36氪App端Newsletter专栏同步更新,点击此处领取兑换码>>

三大新兴产业,造富潜能120万亿

产业升级转型,是2019年中国宏观环境的整体动态。

在最近几期的Newsletter中,我们也密集地挑选了一些对各行各业发展动态进行深入剖析的文章,内容从宏观视角如何看大环境趋势,到微观实践该如何着手均有涉及。

那么在本期Newsletter中,我们为大家挑选、推荐的文章,立意于为大家指出从2020年开始,在国家政策及市场需求推动下,必然会兴起的三大新兴产业及各产业中值得关注、涉足或投资的各细分领域,深度了解一下这些领域将被特别重视的原因,以及其造富的潜能。如果你感兴趣,欢迎阅读以下文章。

点击了解更多

《魏杰:2020年以后,中国最赚钱的3大产业》,原创:孙允广,正和岛>>

速览看这里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看到中国未来每年能造富120万亿的的3大支柱产业的整体情况,我为你准备了一张脑图。

高清大图点击这里>>

点评看这里

1.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

魏杰老师所提以上产业并非空谈,如果我们详细查阅资料,便可以发现,从2009年开始,在国家层面的会议中,已经多次提到以上产业,并给予了相应定义和定位。例如,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参考以下文章:戳这里>>

在魏杰老师的文章中,对于各大产业及其细分领域的发展的新趋势及原因已经梳理得非常清晰了,在点评中就不多做赘述。

2. 2020年值得关注的10大战略科技技术

但在文章中,魏杰老师提到的一点,特别吸引了我的注意——

“我问过搞新能源的人,为什么这几年新能源突破的蛮快?就是信息技术的使用。我问过搞生命生物工程的,也是这个原因,因为信息对生命的构造,有了很大的认识,所以才进步的快。”

正如我们所认知到的一样,未来大部分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均需要依靠信息技术的突破。那么在2020年及未来,信息技术方面,有哪些技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呢?

根据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Gartner近期发布的报告,我们大家可以看到以下10大战略科技值得我们着重关注——

(1)超自动化(Hyperautomation)

(2)多重体验(Multiexperience)

(3)专业相关知识的民主化(Democratization of Expertise)

(4)人体机能增强(Human Augmentation)

(5)透明度与可追溯性(Transparency and Traceability)

(6)边缘赋能(The Empowered Edge)

(7)分布式云(Distributed Cloud)

(8)自动化物件(Autonomous Things)

(9)实用型区块链(Practical Blockchain)

(10)人工智能安全(AI Security)

其实作为外行,这些技术即便我们看了解释,也很难理解它们的原理,或者说“它们到底是什么”,当然如果你想详细了解,可以点击这个地方进行查阅>>

但也许从下面这些我们熟悉的各个互联网大厂对以上信息技术的投入及布局中,我们大家可以侧面地感知到这些信息技术在未来的重要性。

图1:42家企业2019年或未来规划关键词汇总

综上,如果概括一下三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新趋势及目的,我认为是——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动下,所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将更环保、更智能、以及解决目前未能解决的诸如癌症等问题。

字节跳动,到底像谁?

“‘互联网’时代最后的流量红利留给了字节和快手”。

两大后互联网时代崛起的巨头,在各大企业增长放缓,成本和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异军突起,它们开发的产品、管理所用的方法、以及采取的战略布局等,一举一动都是讨论的焦点。

在刚刚过去的十周年创新大会上,针对两大巨头之一——字节跳动,李翔与潘乱就字节跳动发展以来,针对其产品、技术和文化方面产生的一些颇具话题性、或争议性的议题,做了深入的讨论,如果你感兴趣,欢迎阅读以下文章。

点击了解更多

《认为头条更像百度是一种错觉》,原创:潘乱,乱翻书>>

速览看这里

一、误解

1. 误解1——字节是App 工厂

● 张一鸣本人是非常反感这个提法的

⚬ 他认为字节内部是非常透明创新,是鼓励自由思考的,是务实的浪漫,跟讲究动作标准化的工厂完全不是一个物种

字节业务十分聚焦

⚬ 每个阶段都有一两个特别重点的推进方向。比如—

15 年之前是头条

16-17 年是西瓜火山

17-18 年是抖音

▪后来是国际化 Tik Tok

▪且字节跳动旗下APP并没有比其他大厂更多

⚬ 业务如果不是非常聚焦的话,中台没办法同时服务太多业务,横向沟通成本很高

▪假如你是增长组负责人,你们50个人的团队,要同时给10款APP做增长,肯定会崩溃

▪正常的逻辑就是一个阶段就全力支持一两款产品的增长

2. 误解2——字节跳动是移动时代的百度

● 潘乱认为,说头条像百度是一种错觉。理由——

⚬ 第一,推荐引擎与搜索引擎差别还是非常大的

⚬ 第二,在使用频次,服务方式,兴趣表达方式,表达门槛,表达精度和频次,都是非常不一样

搜索结果层面

▫百度搜索结果更偏确定性的刚性需求

▫头条更偏用户无目的的娱乐

时间利用层面

搜索引擎是需要让用户用完即走节约时间的

推荐引擎是让用户沉浸消费占领用户更多时间的

内容生态层面

搜索引擎是流量分发器定位,全网爬内容但不控内容

推荐引擎是要在封闭产品内完成内容创作、分发、互动和商业化的循环的

⚬ 第三,最大的区别——大量用户特征的使用

由于搜索词非常强地表征着用户的意图

搜索引擎

搜索广告能够直接进行非常精准的定向,目标是结果不是用户,核心优化就是爬取最全的内容做最优的排序,用户画像在这个场景里的价值比较弱

推荐引擎

⚬ 个性化推荐和计算广告需要用到每一个人的行为进行定制化推送,需要采样尽可能多的数据来做用户画像,想让产品有更多的广告位,那核心优化的指标就是时长和留存

● 潘乱认为,头条早期更像 Facebook

⚬ 用户增长

▪用户增长这个概念,就是头条从 Facebook 那边学过来的

▪扎克伯格把公司核心能力定义为,用户增长、应用建设(包括留存)和商业化三驾马车,字节的业务逻辑和商业模式与Facebook很像

图2:Facebook业务逻辑与商业模式的三驾马车

⚬ 组织架构上

▪Facebook 内部也是按照前端产品,技术中台,用户增长和商业化来打造组织的

▪头条与 Facebook 的组织架构、业务逻辑和做事风格都非常像,而且两家公司的核心商业模式都是信息流广告

图3:Facebook 组织架构

3. 误解3——字节跳动因为有了中台才成功

● 潘乱认为,协同是更有利于达成成功的手段,但不是原因

● 一个新产品如何从试点、立项尝试、到跑通闭环、再到达千万DAU变成公司层项目

⚬ 这些对CEO决策质量发展要求其实非常高

首先,要有一个确定的大方向,选好赛道

比如同时布局多个短视频产品

然后,组建团队,定一把手

▫让陈林张楠们带领突击队往前冲,这过程中提供算法团队和运营审核的支持

最后再看业务情况决定怎么给资源

● 下面这张图是张一鸣在 12 年画的 PPT,内容是关于推荐引擎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 换句话说,字节一直都是在围绕自己的产品理念和产品主线做的都是一类产品

⚬ 其实一直到 17 年收购 musica.ly,字节跳动都相当于是在实践这张蓝图

● 大家更多时候就是不能接受字节跳动成功是因为有一个非常有蓝图感的 CEO

● 另外还有一个点有必要注意一下

⚬ 字节创办7年多公司员工超过5万人,至今没犯什么大错,组织和文化还没遇到真正的大的挑战

⚬ 没有清洗产品线,没搞合伙人集体辞职重聘,也没喊提倡狼性消灭小资

二、组织

1. 组织问题1——张一鸣是有意在建立组织,还是无意中做对了?

(1)潘乱认为张一鸣一直强调他创业以来其实同时在做两个产品

⚬ 一个是,为用户更好的提供服务的产品

⚬ 另外一个,产品就是公司,而 CEO 就是公司这个产品的产品经理

(2)张一鸣的经历决定了他比任何企业都更加努力在做组织建设

⚬ 张一鸣经历过酷讯网和饭否两次失败的创业从 99 房时期就在有意学习硅谷先进经验⚬ 人才方面

▪张一鸣认为「HR 和 VC 一样都是要考察人性的,看人选人的能力十分匹配」

▫头条第一任人力资源负责人谢欣之前是酷讯的 CTO,可能是国内唯一一个 CTO 出生的 HR 负责人

▫现任负责人华巍之前是做 VC 的

▪另外,张一鸣喜欢用收购的方式做招聘

▪今日头条的陈林,图虫的沈振宇,抖音的张楠,都是公司被字节跳动收购后加入的

(3)头条内部还有比较强的工具文化

⚬ 公司内部有一个效率工程部门,专门优化公司内部的信息流动

▪比如飞书,最初就是他们为解决自己公司内部协同做的 lark

(4)以上这些措施明显表明张一鸣是在有意建设组织,不是无意中做对的

2. 组织问题2——字节跳动的组织能力和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 先看6张贴在字节办公室、展示头条企业文化的海报

⚬ 主要就是硅谷做法和大量本土实用主义的操作糅合

图4:6张贴在字节跳动办公室、展示头条企业文化的海报

●字节跳动第一版的企业文化跟奈飞非常像

⚬ 最初都讨论过员工是否应该将公司当家,结论是不应该,因为家是抚慰你的地方,公司是大家共同战斗获得成长的地方

⚬ 但字节跳动又是家中国公司,在制度设计里面也会加入很多人情味的因素

▪比如为了减少大家在路上浪费的时间和精力,租房在公司三公里内可提供租房补贴

博采众家之长,字节跳动是目标明确的拿来主义实用主义,其实不在意自己像谁不想谁

⚬ 第一版的企业文化来自奈飞

⚬ 用户增长的组织参考来自 Facebook

⚬ CEO 双月面对面这个传统和 OKR 这个机制来自谷歌

⚬ 公司最初做用户增长和工程师文化方面非常像是 Facebook

⚬ 数据驱动结果说话这个文化谷歌 Facebook 两家都有

⚬ 当业务变得更复杂的时候字节跳动又开始学习亚马逊,讲要永远 Day1,要自己颠覆自己

● 公司的目标是效率的最大化,效率是为了增长,组织是实现最大化的方式和工具,业务产品只是增长基础工具的结果,是基础工具的实现,公司这个基础工具本身好不好是更重要的问题

3. 组织问题3——字节跳动的组织和文化,跟上一代以组织文化著称的公司比如阿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

● 支付宝的苗人凤说——都说阿里组织能力强,表现就是良将如潮调配自如?他说这一切都还需要文化来打底

● 解决山头问题

⚬ 头条和阿里相似的地方——都有干部轮岗和技术中台,都是倡导阵地意识,不要有领地意识

▪阿里是靠组织部和干部轮岗

▪头条是靠数据驱动和技术中台,当然最近字节跳动也要开始做组织部了。

● 不同之处

⚬ 阿里更加在意人的精神力量,有比较强的形而上和远期的目标,提倡共同愿景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真正做到了使命驱动

⚬ 字节还是在追求世俗成功目标的阶段,信奉的是力量和增长,以结果和数据作为导向,go big go better。对那些形而上东西的关注和讨论还不够

⚬ 但要注意的是组织是为目标服务的

▪为了新的一轮增长,再改变一次自己的文化,这两家公司比大部分企业更具备新做曲线的能力

4. 组织问题4——字节跳动的组织文化和张一鸣本人强相关吗?

● 潘乱认为创始人要给大家树立很强的榜样

⚬ 组织文化都是创始人身上延伸出来的

⚬ 很多公司学OKR走样,是因为CEO不是这样的性格

● 组织和文化的形成还是说明一鸣非常善于学习⚬ 要做金融要做教育他会在较短时间内让自己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 张一鸣还有两个气质

⚬ 一个是好奇心

⚬ 一个是 ego

▪在中国其实很多成功的创业者是「强人」,这也代表着他们可能向外部学习的意愿会低一些

⚬ 以上两点气质都属于精英知识分子无休止地 push 自己,追求自我迭代

● 张一鸣的几点做事方式

⚬ 延迟满足感

⚬ 大力出奇迹

⚬ 但更底层的还是非常坚决的实用主义者11

▪实用主义者永远都会记得目标第一

⚬ 不受外界对他的审美和方向判断的影响

⚬ 可以放弃旧的我

三、边界

1. 边界1——字节跳动似乎把能看到的内容产品全部做了一遍,但是像问答和微头条就效果一般。头条这套打法的边界在哪里?

● 潘乱认为头条主端在做新产品时,开始有了路径依赖——过分地相信推荐/用户增长这些东西能把一个产品给做大

⚬ 微头条、悟空问答,包括泡芙新草跟头条其实都不是一类产品,因为这些内容人的属性更强,且内容本身不是标准化的,是方差极大的

对于用户而言,如果以一套标准化内容方法论来打,解决不了用户预期问题,那用户为什么来这里看?

● 公司边界建立要看核心能力的射程

⚬ 如果激进的用户增长+精准分发搞定留存+强大的变现这三点无法成为这个事情的核心竞争力,很可能碎片化的短内容就是边界所在

● 业务层面

⚬ 头条最适合做大众的生意

⚬ 在讲求效率的地方,算法把活干很漂亮

⚬ 然后不断复制八十分的东西就可以成功,而大部分短的碎片化的内容都符合这个特质

⚬ 头条的问题——

▪在自制内容、艺术创意和作品领域,通过数据化和内容补贴生产出来的内容是没有梯度可言的

80% 的标准内容需求里不会有大 IP,只有廉价的快消品。

● 但节跳动显著比别人的是组织迭代能力强,可能大力出奇迹,长出新的能力,拓展自己的产品外延

⚬ 比如,在电商领域做尝试的鲁班计划发展就非常好

2. 边界2——头条和抖音有什么不一样?

● 先可以看下字节官网上对两个产品的描述

⚬ 今日头条

一款个性化资讯推荐引擎产品,致力于连接人与信息,让优质、丰富的信息得到高效、精准的分发,为用户创造价值

⚬ 抖音

▪一个帮助用户表达自我,记录美好生活的短视频平台

● 两款产品都有推荐算法和用户增长的加持,但在产品核心立意

⚬ 今日头条——更偏推荐和分发

⚬ 抖音——更偏创作工具和表达

● 字节跳动一直在解决内容的创作、分发和互动问题

⚬ 今日头条最初做聚合,解决了内容的分发,推荐算法对于编辑和订阅主导的内容产品是代际的提升

⚬ 抖音比头条更强的是解决了内容的创作难题

3. 边界3——为什么抖音的国际化非常成功?

● 原因1

⚬ 16 年,扎克伯格曾经找过 Musical.ly 聊收购,但没有下文

▪那时候,扎克伯格在赌 VR,公司核心在盯 Snap,Facebook 主端和 Instagram 在做 story,结果错过了更有效率的短视频

原因2

Musical.ly 在海外已经证明了产品的可行性

▪但他受限于自身的局限,没有推荐算法

原因3

⚬ 字节跳动在国内运营上也总结出了若干可以直接复制到海外的模式

▪比如,全球爆款联动+本地化运营

▫今天在中国流行的手势舞扇子舞,到下周在日本东南亚流行也是大概率事件

▫同时用户增长推荐算法和商业化变现这套打法都是可以复用的

原因4

⚬ 短视频是世界通用语言,音乐的文化穿透力更强,门槛更低,全世界最流行的短视频就是 MV

⚬ 版权太贵且难搞,以及图文内容带有语言就有理解门槛都是挑战,但短视频这种形式超越了语言和文化

4.边界4——如何看对字节跳动系产品的批评。比如鼓励人花更多时间,所谓的信息茧房等

● 让用户花更多时间与信息茧房是两个问题

⚬ 让用户停留更长时间这个沉迷机制的设计,是很多产品的问题

▪在智能手机、游戏、社交网络和信息流产品里表现更加明显

▪甚至淘宝拼多多都在往这个方向来靠,更多还是出于流量变现逻辑

⚬ 做沉迷机制最极致的公司应该是 Facebook

▪他跑通了"将你的用户时长变成我的广告收入"这套商业模式

▪所以他的产品、理念、技术和商业模式层面,都更有动力让用户的眼睛和手指都不离开屏幕,因为他要持续收集用户行为数据,形成广告位

● 关于“信息茧房”,潘乱觉得是个伪概念

⚬ 信息茧房大意是人们只看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只跟自己相近的人交流

▪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在线下也天然会寻求熟悉的和经验之内的东西

▪而且这跟人的差异也非常相关,有的人开放,有的人固执,用户本身的差异不一定要怪到算法上

⚬ 而且信息茧房无法被证实

▪因为用户有很大选择权,他的选择面和自主性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很多,他还可以跳出这个 APP,可以看其他的产品

⚬ 沉迷短内容的确不有利于大脑的深度思考,但问题是,如果用户真正喜欢,你为啥不给他呢?

▪潘乱认为更该被讨论的问题可能应该是——

▫一个好的信息产品应该是怎样的?

▪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这么多信息涌过来,怎么让用户高效获取

▫微信是从人的逻辑出发,头条是从信息的逻辑出发,头条没有解决很好,微信也没有真正解决

▫在某些更看重获得和成长而非消遣的领域,比如得到,对于信息把关,人的角色依然重要

点评看这里

读完这篇采访,我的感触是,CEO的基因,决定了所创造的企业的基因。

字节走到今天,我们作为旁人急于抓取一些成功的关键,但似乎字节每走到一个阶段,我们抓取的“成功关键”因素都在变。而这,也许就是张一鸣所谓“Open”的最好的状态,也是字节最好的状态。

无论是张一鸣本人,还是张一鸣经营字节跳动的方法,在诸如克制、专注、进化、鲜有焦虑迷茫、延迟满足感、大力出奇迹等无数标签下,我认为都不如潘乱所说的“坚决的实用主义者”精准。或者说,那些我们剖析出来的“特征”,都是基于“实用主义”的延伸——专注于达成目标,专注于最终效果——而我认为,不单单是企业,这也是我们个人最值得效仿、应用的。实用主义下,你可以浪漫,可以因时而变,可以出其不意,是更少约束、更轻包袱的“高效”生活原则。

企业风投,大型企业抵御经济周期的战略“武器”

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上期Newsletter中在【行业趋势】板块中我写到“原来每个行业真正的头部,都颠覆了我们的认知”,而最近36氪创投研究院出品的《2019年中国互联网企业战投发展白皮书》更让我觉得,仅仅凭感性认知,我们是很难了解一个行业的全貌的。

正如《白皮书》中用数据描述出的——

尽管中国创投市场遇冷,资金端充裕的CVC队伍仍然保持活跃。根据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数据库,按照投出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数量排名,除了排名第一的红杉资本,腾讯和阿里巴巴分别位居第2、第3名,这个成绩甚至高于豪买全球的软银集团,也高于在全球VC/PE市场上活跃的绝大多数投资机构

即便经济寒冬中,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战投业绩位列世界头部,而这一方面反应出中国互联网领导人物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的“高精准”的判断,另一方面,通过了解这些“大厂”所投资的企业的真实情况,也能更好地抓住未来投资趋势。

那么,于创业者或者投资者而言,未来都有哪些企业、领域、创新技术值得投资?如果你感兴趣,欢迎阅读以下文章,并获取《2019年中国互联网企业战投发展白皮书》全文阅读。

点击了解更多

《重磅发布!<2019 中国互联网公司战投白皮书>》,原创:高诗朦等,36氪>>

速览看这里

1. 企业风投(CVC)趋势

● 在全球

⚬ 风险投资领域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 在中国

⚬ 由互联网大厂领衔的战略投资全面进入爆发期

▪巨头和小巨头们的出手频次、金额、不断交替的兴趣点和覆盖领域,都影响、甚至部分程度引导了整个中国的创投生态

2. 2019年,尽管中国创投市场遇冷,资金端充裕的CVC队伍仍然保持活跃

● 在投出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数量排名中

⚬ 第1名,红杉资本

⚬ 第2名,腾讯

⚬ 第3名,阿里巴巴

⚬ 第19名,百度、谷歌

● 中国成绩甚至高于豪买全球的软银集团,也高于在全球VC/PE市场上活跃的绝大多数投资机构

● 和美国的明星科技公司们相比,中国互联网公司在投资方面的活跃度明显要强烈的多

● 中国互联网大厂战投自2013年起就已悄然成势,当下几乎包揽了中国新经济领域的半壁江山

⚬ 中国估值前10的独角兽公司中,除了字节跳动没有获得互联网巨头的投资,其余均已纳入不同大厂的战营

⚬ 同时,这些正在崛起的独角兽也正在成为紧跟大巨头的小巨头,其本身也在新经济领域寻找和扶植新的标的

● 可以说中国互联网企业正是通过投资,形成了犬牙交错、互相制约的权力与利益格局

⚬ 投资对于中国互联网公司而言,除了CVC本身的各种应有之意,还担负结盟与制衡、建帝国、拓疆土的抱负与野心

2. BAT:巨头的策略与版图

●腾讯

⚬ 2019年初腾讯CVC成绩单

▪投资逾700家公司,122家独角兽公司,63家公司已经上市

⚬ 腾讯也再次明确——腾讯的长板之一就是资本

▪刘炽平今年2月在会上表示,“投资是腾讯集团的核心战略之一,2019年腾讯的投资规模不会收缩”

⚬ 投资版图——投资是腾讯补充业务板块的抓手

▪电商消费领域

▫腾讯在电商消费领域布局长达10年之久,投资策略几度升级

2014年后在自身流量池内部布局社交电商和小程序电商

2016年后布局新零售和新品牌

▪金融和企业服务领域

▫腾讯通过投资做了扩张性和防御性的布局

⚬ 腾讯是国内第一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的发起方,同时也是投资方

⚬ 在C2B战略思路下,腾讯产业生态的在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资布局围绕行业解决方案生态、技术平台生态河底层技术设施三个方向展开

▪泛娱乐领域

▫腾讯通过“买买买“建立了一个互娱帝国

▫腾讯目前是世界最大的游戏公司,收购入股了超过20家海外游戏公司

▫根据腾讯今年Q3财报,腾讯网络游戏收入总额为人民币286亿元,其中有10%的收入贡献来自于腾讯游戏的海外市场

▫在文学、电竞、影视、动漫等五大矩阵中,腾讯投资同样辅助集团完成了战略扩张和布局

企业战投

▪腾讯被称为最像IVC(独立财务投资)的企业战投

不追求控股,某种程度上更愿意被投公司独立IPO

▪腾讯的控股收购大多发生于游戏市场。另外仅在企业服务、工具和人工智能领域出现过几宗并购事件

▪在对被投企业的控制力上

▫腾讯展现了一种圈层式投资的思路—

⚬ 在核心业务泛文娱领域,腾讯会以控股并购等形式完成投资,越向外延伸的业务板块,腾讯的控制力会逐步减弱

⚬ 腾讯一直以被投公司为中心,在市场环境困难时,腾讯会做雪中送炭的人,陪伴创业者度过难关

阿里

2019年,阿里战投成绩

▪迄今为止共计退出50多个项目,实现投资收益180亿元

▪阿里CFO武卫在会上称:“当投资的项目对我们不再具有战略价值,我们就会退出。”

⚬ 与腾讯不同,在阿里视为未来可进入的业务板块中,大多数投资最终都会变成控股型收购,而将被投企业财务并表,也提高了阿里自身整体的营收表现

▪代表作包括

▫高德地图

▫ 本地生活领域的饿了么

▫海外电商,如Lazada

⚬ 未来投资战略

▪只会更贴近业务

▪此前投过的项目,如果战略协同意义不大,都会慢慢退出

⚬ 在最新的规划里

▪蚂蚁金服的投资尚保持独立

▪散落在阿里各个业务主体的投资部将全部划归到集团投资部统一管理

▫这中间还包括饿了么、菜鸟、阿里健康、阿里影业等业务的投资部

⚬ 显然,阿里投资正在进行内部升级

百度

⚬ 2019年战投成绩

▪由于百度无人驾驶实验室高层离开,以及陆奇出走,投资进入沉寂时期,2019年仅出手36次,几乎与2015年的频次持平

2016年百度投资事业组织结构完善起来

▪先后成立百度风投、百度资本

2017年投资事件数量显著提升

2018年延续投资热度,出手频频

● 无论从投资数量和体量来看,腾讯、阿里和百度都是中国CVC第一梯队,过去5年,他们分布向市场投出了3300亿、4100亿和500亿

3. 小米京东TMD:小巨头围城

● 小米

⚬ 内部将投资部分为战略投资部和产业投资部

▪一条线是,围绕IoT及生活消费品,把小米网状的生态链过渡到线性的产业链

▪另外一条则是,布局小米的娱乐帝国,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流量变现

● 京东

⚬ 围绕电商为圆心,完成了物流供应链和金融领域两大领域的投资布局,同时与股东腾讯紧密合作,在电商及相关领域完成其产业布局

● 字节跳动

⚬ 现阶段最激进、也最有战斗欲的非字节跳动莫属

⚬ 2014年

▪字节跳动已开始战投布局,初期局限于内容、媒体和自孵化的短视频项目上

⚬ 2017年

▪字节跳动战投的分水岭

▫投资规模大幅提升

▫同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收购短视频

App:Musical.ly

⚬ 备受瞩目的字节跳动战投异常低调,作为其战略布局的探索工具,其战投部门迄今为止从未公开发声

▪但从已知的投资项目能够准确的看出,其战投部门正在寻找更丰富的流量变现场景,继续推进海外市场扩张,同时也在积极进行2B领域的布局

● 美团点评和滴滴战投的投资策略

⚬ 围绕自主业务做外部扩张

▪美团点评——围绕本地生活平台的企业服务和供应链领域投资丰富

▫入股的龙珠资本更着重在新消费和新品牌领域进行布局

▫两者从内部和外部、B端和C端,以及投资阶段上都有互补

▪滴滴——围绕汽车交通领域作重点投资,其次在企业服务和金融领域做补充性布局

▫另外,滴滴的战投部门也是其全球化战略的前端抓手,正在通过战略投资和并购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与各地打车平台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扩大滴滴的全球版图

● 如果你想更加详尽地了解CVC的发展的新趋势,欢迎你戳此,获取这份由36氪创投研究院出品《2019年中国互联网战投发展白皮书》>>>

点评看这里

到底什么是CVC?和VC有何区别?以及为什么我们应该重视CVC?

1. CVC是什么?

CVC,即企业风险投资(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即非金融企业设立风险投资基金,通过附属机构直接进行风险投资,属于一种创新的组织形式。

与IVC(Independent Venture Capital,传统意义上的风险投资)相比,CVC在投资动机、组织框架、和激励方面均有不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教授称——

“与IVC追求最大的财务回报相比,CVC投资还要考虑背后母公司的战略考量,为背后的母公司做战略布局,或者是上下游产业链布局,为母公司未来想要进入的产业提前做一些投资。”

相比IVC,CVC由于母公司这座“资金”、“技术”的强大“靠山”,其在激励被投企业创新所需的耐心,对投资失败的宽容度上,均有绝对优势。并且,IVC投资目的单一,仅是追求财务上的回报;而CVC做投资决策会兼顾母公司战略目标和财务目标,通过投资配合母公司的发展需要,同时获取回报,增加母公司的营业利润,可谓一石二鸟。如下面两幅图所示,即便在2018年经经济逐渐转冷的情况下,CVC依然呈现增长趋势。

图5:中国VC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图6:中国CVC发展的新趋势

2. CVC缘何值得企业家重视?

既然CVC的优势这么多,那为何没有引起企业家们更多的重视,甚至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CVC?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给出的一个解释是——

“在当前A股上市公司中,绝大多数都是夕阳产业,他们迫切的需要战略转型,他们大多数采用并购重组的办法。但并购重组存在缺陷:两个成熟的企业,尤其传统企业去收购一个互联网企业,两个完全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基因、不同的文化,两个班子、两个董事长、两个总裁、两个董秘在一起融合非常困难”。

然而,在宏观大环境面临整体转型的时期,CVC对于大型传统企业成功完成战略转型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一个传统企业想进入新的产业实现转型,投资10-20家目标行业里的小微企业,只要其中1-2家能够成长壮大,发展成为行业龙头,母公司再将其收购,两者的基因、文化高度吻合,投资就达到了目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发现相对较为敏锐的互联网企业,纷纷成立战投部门,进行CVC投资,实际上也是抵御经济周期风险的一种有效方式。

3. 从CVC青睐行业看未来新兴赛道

与本期Newsletter中【行业趋势】中介绍的情况类似,从CVC投资所涉及的细分领域中,我们也能看到,企业服务、现代制造业、文娱、医疗等细分领域将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

图7:中国CVC投资事件行业及金额分布

本期精选数据报告:

《会员经济有未来吗》

来源:36氪《每日商业精选》主编推荐

原报告链接戳>>

《智能城市》| 人类的天命是创造未来,而不是献祭未来

《智能城市》作者: 作者: [美] 卡洛·拉蒂 / [美] 马修·克劳德尔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初次出版:2019年4月推荐

主编推荐:

纵观历史,城市经历过无数次沧桑巨变,也正是这些转折点,重新定义了城市的要素和精神,而在今天我们推荐的这本《智能城市》中,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作者卡洛·拉蒂和马修·克劳德尔认为,我们目前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巨变转折的时刻——无处不在的数字系统正在构建城市基底,改变城市生活,而这本书就以站在历史前沿的高度,研究分析了这一变革。

作者依托自己在麻省理工学院可感知城市实验室从事先驱性探索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展示了高新科技如何改变我们在城市的生活方式,介绍了丰富多彩的城市创意和理念,以及相关试验和实践探索。作者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建筑设计、基础设施、城市公共空间等都需要更为智能化,才能支撑并不断推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在智能城市,数字技术可以让你的家“动”起来,与你互动沟通;你的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先载你上班,再送别人上学;大工厂不复存在,个人和社区就是生产单元。如果你也对这些天马行空的猜想感兴趣的话,就跟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以上就是我们本周的Newsletter全部内容了。enjoy.

另外,2020年即将到来,我们的Newsletter也将改版升级啦~

期待你的意见,一旦采纳,有礼物赠送哦 (商业书籍、「每日商业精选」兑换码等)。

戳此反馈>>

往期所有资料,网盘提取。

下方按钮为网盘链接,提取码:MU65

戳此领取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