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三板科技网要闻正文

高情商人群不会有的4种不良习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0-05-01 00:20:27  阅读:1840+ 作者:责任编辑NO。郑子龙0371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你会不会总是一句话就把人噎到,或者说话戳人痛处、让人尴尬,对人指指点点、但自己却像个没事人一样?与此同时,你是否又希望提高个人情商呢?这篇文章,原标题是4 Things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People Don’t Do,作者Nick Wignall在文章中跟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了高情商人群鲜有的4种不良习惯,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图片来自:stlpolished

在不少人的眼中,情商可能是一项技能,人们能够最终靠不断的练习,来训练和提高自己的情商。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看法也说得通。但从更深层次领域来理解,大多数人却忽视了一个关于情商的事实:

提高情商,通常更关乎于少做事,而不是多做事。

作为一名心理学家,我曾经接触过许多情商看起来不太高的人。

  • 他们喜欢因为他人的问题而指责批评他人。

  • 他们总是陷入压力和焦虑的恶行循环之中。

  • 他们总是在获得一点小成绩过后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

根据我的经验之谈,大多数人其实就是有能力和条件去提高其情商的。我更相信,大多数人情商实际上本来就不低。

但遗憾的是,许多人由于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最终导致其情商并没有完全地展现出来。

如果你想要提高自己的情商,那你就要学会识别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这些不良习惯,然后再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在那之后,我相信你就能发现一直以来被自己“雪藏”的那部分情商。

1. 批评他人

批评他人,通常都是潜意识下的一种防御机制,主要目的是缓解自身的不安全感。

我们所有人都存在批评他人的行为。当然,这并不一定就是不好的。我们活在这个世上,能够仔细地思考,并且对他人他事提出批判性意见,本来就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然而,过多的批评,特别是养成了凡事从他人身上找毛病的这种习惯的话,最终可能会让我们变得目光短浅、吹毛求疵。

我们之所以凡事首先会从他人身上找毛病,原因之一就是,这种做法让我们感到很爽。

  • 当你自认为对方是个傻*的同时,你其实就是在夸自己聪明。这种感觉,真的让人很舒适。

  • 当你批评某人太天真的时候,你其实就是在夸自己老练,这种感觉也会非常舒适。

  • 当你内心在吐槽某人极其糟糕的时尚美感时,你其实就是在夸自己的品味,这种感觉也非常爽。

有用的批评,可以让这样一个世界变得更好。无用的批评,只会让你自己变得更舒服。

虽然动辄批评他人的这种做法,暂时会让你感到非常舒服,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只会让你感到更糟糕。

情商高的人和自我意识较强的人都能意识到,批评他人的这种做法,仅仅是一种防御机制。但当我们在应对自身焦虑和不安全感等问题时,实际上有很多更好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如果你不知道这些解决方案的话,那你可能就会经常动辄将矛头指向他人,以此来减缓自己的不安全感。

因此,你必须要认识到的是,批评他人的做法,是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的事情,这些时间和精力,本应该用在投资于自身,提高自我与你身边的世界。

批评他人,是自我表扬的一种表现形式。无论什么情况,我们都会认为,自己墙上挂的画都是摆正了的,而邻居家墙上的画,没有一副是摆正了的。

——美国天主教主教富尔顿·J·舒恩(Fulton J. Sheen)

2. 担忧未来

担忧未来,即意味着否认生活是不确定的这一基本现实。

作为人类,我们迫切地需要秩序与确定。从历史上来说,也有很好的支撑案例。我们的祖先,如果更善于将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控制到最小范围的话,往往都活得更久。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我们也更倾向于减少各种不确定性因素。

然而,采取合理措施来减少各种不确定性,却不同于在面对不确定因素之下而产生恐慌,从而欺骗自己,让自己天真地认为我们大家可以一次性消除这些不确定因素。

而这正是慢性担忧者最喜欢做的事情。他们非常害怕不确定性,也不愿意在不确定性因素的笼罩下生活,因此,他们就骗自己说,他们一定能够大大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而且无时不刻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慢性担忧者总是生活在一种幻觉之中,他们总是会认为,通过思考就能解决问题,而通过计划就可以让准备更加充分。然而,这两种想法都不正确。

  • 你不能因为自己在思考某个问题,就以为自己能够有效地思考有关解决方案。

  • 你不能因为自己在做计划(脑海中也联想出无数个假象的未来场景),就以为你能够更有准备地去应对未来的事情。通常,你仅仅是让你自己内心感受到,自己的准备做得比较充足罢了。

担忧会给你一种确定的幻觉。但到最后,它只会让你变得更脆弱。

情商高的人士,他们清晰地认识到,人生本来就是不确定的。他们也知道,与其否认这一基本现实,倒不如敏锐地面对现实。

毕竟,当你不再因慢性担忧导致的压力与焦虑而“打垮”自己过后,你可能会惊奇地发现,生活中居然可以多出这么多热情与精力。

当你不再坚信这样一个世界会按照你想要的方式来运转过后,你会发现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上也并没那么难。

担忧并不会消除明天的悲伤,它只会消灭你今天的士气。

——荷兰作家柯丽·天彭(Corrie ten Boom)

图片来自:sueddeutsche

3. 沉思过去

沉思过去的错误,会让你误入控制的歧途。

正如我们人类渴望秩序与确定一样,我们也迫切地需要控制。我们对控制的迫切需求,甚至让我们以为,只要通过坚持与努力,就能够完成或者实现任何目标。

当然,对于许多总是因沉思过去错误和失败而陷入困境的人而言,他们可能并不会真正地认为自己能改变过去。但通过沉思过去,他们会产生一种控制的幻觉,哪怕这种幻觉是多么地短暂。

当你在过去做错事情过后,你会自然而然地陷入不断的自责和后悔之中。慢性沉思者会在无意之中,养成在脑海中不断播放过去错误的习惯,让他们短暂地感受到控制的力量。这种力量也可以分散其注意力,不再让自己感到特别无助,而无助正是我们在面对过去错误时的最真实反映。

现实中,即便是因过去错误而产生的无助与无力,都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因为已经发生的,是不可能再逆转的事实。

这一条关于人生的确凿事实,高情商人士不仅清楚地理解,他们也早已接受。

如果你不想总是陷入沉思过去的困境,而且过好从现在开始的未来生活的话,那你就必须坦然面对过去,包括你因此而产生的无助感受。

无论过去的错误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分散你因无助而产生的痛苦,你都必须要停止永不停歇地回顾过去的做法。

当你陷入困惑之中时,你应该根据当下情况及时采取相应行动,而不是沉思过去。立刻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哪怕再小的事情都可以,然后一定要抵制住在脑海中重播过去某个场景的这种想法。

不要假装自己能够控制过去,从而放弃了对未来的控制。

思考过多,也是一种病。

——俄国作家费奥多·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yevsky)

4. 总是报以不切实际的期望

不切实际的期望,是试图控制他人的错误想法。

正如沉思过去就是去试图控制过去以及我们因此而产生的感受一样,总是报以不切实际的期望,通常也能够理解为试图去控制他人。

毋庸置疑的是,大多数报以不切实际期望的人并没有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你可能会将对他人的期望看作是一件好事。毕竟,高期望值,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鼓励他人不断成长、成熟,并实现最好的自己。

这句话可能对,可能也不对,但其中却存在一定的控制成分。因为你对生命中其他人应该成为哪种人,或者应该达成什么结果的期望,仅仅是你的一厢情愿罢了。

所以,说到底,我们该如何来理解不切实际的期望呢?

简言之,就是你花时间在脑袋中编造他人应该怎样做事的故事。当对方不可避免地没能达到你的期望值过后,你就会用现实结果与这些期望做对比,最后则感到失望和沮丧。

而面对自己的失望与沮丧,你一般会有什么反应呢?那就设定更高更具体的期望,从而让自己感受舒适和控制感。

所以,我们也可以发现的是,你是真正关心生活中的其他人的,也希望他们能够实现最好的结果。同时,当你看到他们受伤、挣扎或者遭难的时候,自己也肯定不好受。于是,你就在脑海中编造了一个让他们能够成功或者变得更好的故事(即期望),这样才让自己稍微感到舒适。

但其中的问题在于,你根本不可能控制他人,即便是为他人好,更不可能以你希望的结果去主导他人的发展结果。这即意味着,你自己在做的,是不断地给自己制造过高期望的恶性循环,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与沮丧。

另外,无论怎样,你这种试图控制别人的做法,别人最终还是会察觉,并且还可能因此而憎恨你。如果短时间内这样的一个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话,那这个结果可能完全是与你的预期相背而行的。

至于解决方案,就是不要有这种期望的想法。不要在脑海中编造你对他人期望的故事。相反,真正接受当下的他。

  • 了解对方目前受困扰的事情,而不是为了别人的未来成功而做白日梦。

  • 了解对方自身行为的不足,而不是期望其十全十美。

  • 接纳现在的他,而不是你心目中的那个他。

总是希望是可以有的,但期望就算了吧。

他在一个满是别人对他的期望之海中漂泊。许多人都是这样溺水身亡。

——当代奇幻小说作家罗伯特·乔丹(Robert Jordan)

写在最后……

如果你真的想提高情商的话,不妨尝试用反向思维来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与其尝试去提高自己的情商技能,你可以去发现并消除那些阻碍你发挥正常情商水平的因素。

具体而言,不要动辄批评他人,不要担忧未来,不要沉思过去,不要对他人寄予过高期望。

译者:俊一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