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买菜获7亿美元输血 发力供应链寻求新卖点
本报记者/许礼清/孙吉正/北京报道
资本再度给烧得火热的“卖菜”行业添了一把柴。
近日,叮咚买菜宣布完成了7亿美元的D轮融资。这对于正在狂奔之路上的叮咚买菜来说,无疑能带来资金“解渴”,根据投资方高鹄资本发布的公告,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新区域拓展、供应链投入及团队建设。
而此次融资新引入了Aspex Management、3W Fund、Mass Ave Global、APlus Partners等国外风险资本,让叮咚买菜年内赴美上市的消息再次甚嚣尘上。《中国经营报》记者就发展规划和上市事宜向叮咚买菜发送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对方并未回应。
虽然对上市事宜保持沉默,但在业务层面,叮咚买菜已经有所行动。在叮咚买菜的盈利模式备受质疑的同时,其将注意力放到了供应链建设上。根据叮咚买菜发布的《2020年产地笔记》,截至2020年底,叮咚买菜生鲜直供产地达350个,生鲜农产品基地直采占比达到85%。产地直供供应商也已经超过600家。
供应链无疑将是叮咚买菜新的卖点,但目前各大玩家也在纷纷发力“上游”建设,叮咚买菜能否短期建立护城河,仍要打一个问号。
烧钱路径之下的资本竞赛
春天来了,“卖菜”企业的资本热度也开始升温。近日,叮咚买菜宣布完成了成立以来最大的一份融资,获得由DST Global、Coatue 联合领投,今日资本、红杉资本等多家老股东跟投的7亿美元融资。这也是其成立以来最大的一笔融资。
随后,叮咚买菜年内赴美上市的消息再一次甚嚣尘上,行业媒体《未来消费》观点称,不排除这是叮咚买菜上市前的最后一轮针对股权配置的融资。不过,叮咚买菜并未对这一说法进行正面回应。
实际上,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线上“卖菜”卷土重来,各个企业已然开启了资本层面的军备竞赛。2020年,十荟团完成了4轮融资,金额最低的一次也有8000万美元。2021年3月底,十荟团又对外披露完成了7.5亿美元融资;而在此之前的2月19日,兴盛优选宣布获得了30亿美元的投资。
事实上,在这背后,是行业仍旧处于烧钱跑马圈地,且无法通过自我“造血”实现扩张的态势。以叮咚买菜为例,在2020年,叮咚买菜加速扩张,覆盖了北京、南京、广州等27个城市。进入2021年,还以6亿美元的大手笔在江苏昆山建设生鲜综合体。
在扩张过程中,自建配送体系、拉新补贴、猛烈地推,给叮咚买菜带来了很大的支出。“前期的投入、设备的建设、物流供应链管理、运营总部庞大的系统信息化开发团队以及营销费用等都是巨大的成本支出。”北京京商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说。
记者注意到,此前叮咚买菜在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时,强调“0起送费、0配送费”,在2019年改为了“满28元免配送费,不满则收5元配送费”,到现在则是“满38元免配送费,不满则收5元配送费”。
更有媒体直言,在过去的2020年,急于扩张的叮咚买菜“烧”掉了20亿元。但对于该数据,记者向叮咚买菜求证,对方并未确认。
盈利仍未实现,根据叮咚买菜此前提供给记者的数据,目前公司前置仓数量超过850个,日订单量突破85万单,月营收超15亿元。记者照此计算,叮咚买菜每个前置仓每日订单为1000件,客单价为58.8元。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曾表示,理想状态下,每个前置仓经营一年以上,日订单达到1000单左右,平均客单价超过65元,可以在刨去履单成本后,每单的营业利润预计能超过3%,也就可以赚钱。但目前,扩张中的叮咚买菜,其大多数前置仓的经营时间并没有超过一年,而整体看来,平均客单价也没有达到65元。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表示,叮咚买菜在一众生鲜电商乱战之中走到现阶段,尽管目前尚未宣布实现全面盈利,还是有其自身优势存在。不过企业也面临着挑战。比如前置仓模式,首先,要预判消费者的需求,丰富产品多样性,需要特别重视用户画像。其次,生鲜产品的高损耗,一方面对物流和仓储提出了高要求,压缩利润空间;另一方面,产品开发成本也比较高。再次,各地区消费喜好不同,公司想要完全复制单个前置仓的成功经验有难度。
“线上卖菜前期资金投入巨大,所以上市成为很多卖菜企业选择的一条融资路径。目前市面上传出的上市消息,一方面是在相互试探,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各方均有相关规划。上市之后,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帮助企业进行扩张,投入供应链建设。卖菜终究是零售,当形成一定规模效应,通过提升物流效率解决成本之后,盈利自然可以实现。”庄帅说。
新的故事
叮咚买菜在前置仓规模加速扩张的同时,转头将注意力放在了上游。根据高鹄资本公告,叮咚买菜此次7亿美元融资的用途为新区域拓展、供应链投入及团队建设。
实际上,叮咚买菜聚焦供应链早有迹可循。记者注意到,在刚刚成立时,叮咚买菜采取的是“批量采购+品牌供应商直供”的方式。而到了2019年,叮咚买菜就开始深入到生鲜产品源头,与源头200多家合作社、3000余名农户、养殖户进行合作。
2020年,叮咚买菜与全球知名肉类供应商泰森食品在上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借以持续强化肉类供应链的确定性。同年9月份,叮咚买菜再次发力,在上海金山区廊下镇,与当地有关部门合作,成立智慧农业示范园区项目。12月,叮咚买菜聘任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水产与生命学院院长谭洪新为叮咚买菜首席水产科学家,以建设和完善叮咚买菜的水产供应链体系。
而到了2021年,叮咚买菜又以6亿美元的大手笔在江苏昆山建设生鲜综合体。
“叮咚买菜的战略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其经营模式长时间未盈利且没有盈利预期,且不管是前置仓赛道还是社区团购赛道,均有一定雷同,单独看业务模式,叮咚买菜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有限。为此,要想成功上市,叮咚买菜必须要讲新的故事,也要树立自己的护城河。”庄帅说。
但护城河显然短期内难以建立,更不要说如今各大企业均在暗暗较劲。2020年10月,每日优鲜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曾斌对外表示,未来五年,每日优鲜把供应链作为最重要的战略;美团买菜虽入局较晚,但依托于此前小象生鲜和美团优选带来的供应链资源,业务也在逐步推进。
二级市场对叮咚买菜的兴趣,也受竞争者的影响。如今火爆的社区团购模式,必然会阻碍叮咚买菜的扩张路径。二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社区团购走的是“预售+次日达+自提”的模式。对比社区团购,前置仓模式下,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即时消费需求,提升用户体验,但由于订单的不确定性,会导致货物积压风险,带来损耗,或者断货问题。建设前置仓需要投入的费用,显然要比给团长的分成高。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告诉记者,实际上社区团购和叮咚买菜在本质上是存在竞争关系的。虽然二者在模式上有略微的差别,但背后的逻辑是一样的。在快速扩张的路上,二者最终在竞争市场上难免会短兵相接,争抢流量和用户。
原标题:叮咚买菜获7亿美元输血发力供应链寻求新卖点